选购激光焊接机需综合考虑材料特性、工艺需求、生产规模、预算成本 及 售后服务 等因素,以下是系统化的选购指南:
一、明确核心需求:焊接三要素
1.材料类型
金属材料:
常规金属(钢、不锈钢):优先选光纤激光焊接机(性价比高)。
高反射率金属(铜、铝、金、银):需绿光 / 紫外激光或更高功率光纤激光(避免反射导致激光器损坏)。
厚金属(>10mm):选 CO₂激光或高功率光纤激光(功率≥5000W)。
非金属材料:
塑料(如 PP、PE、ABS):选 CO₂激光或半导体激光(需匹配材料透光率)。
木材、陶瓷:CO₂激光更适用(热作用范围较大)。
2.焊接工艺要求
焊缝类型:
点焊/短焊缝(<10mm):脉冲激光焊接机(如光纤脉冲或 YAG)。
连续长焊缝:连续激光焊接机(光纤或 CO₂,搭配运动系统)。
精度与变形控制:
精密零件(如电子元件、医疗导管):需高精度台式机或机器人焊接机,搭配视觉定位系统(误差≤0.02mm)。
允许轻微变形的大件:可选手持式或经济型设备。
3.生产规模与效率
小批量 / 定制化生产:手持式或小型台式机(灵活成本低)。
大规模流水线:机器人焊接机(自动化程度高,需集成 PLC 控制系统)。
二、关键参数对比:避坑指南
1.激光功率
功率不足:导致焊接不牢、熔深不够(尤其厚材料)。
功率过剩:增加能耗和成本,可能烧穿薄材料。
参考标准:
薄板(<2mm):1000-2000W 光纤脉冲激光。
中厚板(3-8mm):2000-5000W 连续光纤激光。
厚板(>10mm):5000W 以上 CO₂或光纤激光。
2.光束质量(M² 值)
含义:M² 值越小,光束聚焦能力越强,焊接精度越高(光纤激光 M²≈1,CO₂激光 M²≈10-20)。
应用场景:
精密焊接(如电池极耳):优先选 M²<1.5 的光纤激光。
粗犷型焊接(如钣金):CO₂激光即可满足。
3.焊接速度与稳定性
连续焊接机需关注 最大焊接速度(如光纤激光可达 20m/min)和 功率波动范围(≤±3% 为优)。
脉冲设备需关注 脉冲频率(Hz,高频适合高速点焊)和 脉宽稳定性。
4.配套系统
运动系统:
导轨精度:直线导轨(±0.05mm) vs 精密丝杆(±0.01mm)。
机器人品牌:进口(如 KUKA、ABB)精度高但成本高,国产(如埃斯顿、新松)性价比优。
辅助功能:
吹气保护:焊接时吹氩气 / 氮气防止氧化(尤其不锈钢、铝合金)。
视觉检测:实时监控焊缝质量,自动补焊(适合高良率要求场景)。
三、设备类型选择:按场景匹配
1.预算有限/中小型企业
首选:光纤激光焊接机(1000-3000W 手持式或台式)。
优势:能耗低(每小时电费约 5-10 元)、维护简单(无气体消耗,光纤寿命≥10 万小时)。
典型应用:五金制品、货架、机箱机柜焊接。
2.精密制造/高附加值行业
首选:绿光/紫外激光焊接机或光纤机器人焊接机。
配置要点:
绿光激光(532nm):针对铜 / 铝极耳焊接,需搭配 CCD 视觉对位系统。
机器人+振镜:实现三维曲面焊接(如手表表壳、航空叶片)。
3.厚板/重工业场景
首选:CO₂激光焊接机(5000W 以上)或碟片激光焊接机。
注意事项:
需配套水冷系统(冷却激光发生器)和排烟除尘设备。
检查设备是否具备 深熔焊模式(可形成锁孔效应,熔深达 20mm 以上)。
4.非金属/特殊材料
塑料焊接:选半导体激光或 CO₂激光,需确认材料透光率(如上层塑料透光,下层吸热)。
柔性电子/薄膜:紫外激光(355nm),热影响区<50μm,避免损伤基材。